一位妈妈告诉我,前几天她带4岁的儿子去游乐场玩耍时,儿子正拿着一个玩具汽车玩得高兴,过来了一个很蛮横的小男生,不由分说地一把抓住玩具汽车就要抢,儿子不肯松手,小男生扬起拳头给了儿子一拳,趁儿子被打蒙了抓住玩具汽车就跑开了。
当时她正好去旁边的凳子上放带着的包,等她发现不对迅速跑回来的时候,打人的小男孩已经跑开了。妈妈本来很生气,想把那个打人的小男孩抓回来让他道歉,但回头看到儿子的表现却让她更生气。儿子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,一副委屈的样子,脸涨得通红。
妈妈顿时气不打一处来,对着儿子骂起来:“你怎么回事?别人打你你就只会站在这里?你去打回来啊!”但儿子却站在原地,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。妈妈更生气了:“你怎么这么懦弱,去给我打呀!”
儿子还是一动不动,看着儿子畏畏缩缩的样子,妈妈不由分说地拉着儿子就准备去找那个打人的小男生,儿子却“哇”地一下哭起来了。妈妈越想越生气,拉着儿子就冲出了游乐场,一路走一边气呼呼地责骂儿子无能。
回家后,妈妈越想越愤怒,自己的儿子每次都这样,被人抢了玩具不知道抢回来,被打了也不还手,他怎么就这么怂呢?妈妈又忍不住吼了孩子一通。
生活中,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景,孩子玩具被抢了,被其他小朋友打了,孩子都不知道还手。有的小朋友会毫不在意自顾自地继续玩自己,而有的小朋友明明很在意,却不懂得去捍卫自己的权利,只会一个劲地哭。
每到这时,家长就会很生气,觉得孩子太“懦弱、无能”。有的家长盛怒之下,甚至会当面斥责孩子。等冷静下来时,他们会教孩子各种还手、打回去的办法,孩子每次都表现得很明白的样子,但真的再遇到被抢玩具被打的状况时,却只会更加“懦弱”,这是为什么呢?
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:孩子的害怕没有被看到。
孩子第一次被打时,他内心是没有任何防备的,有的孩子因为没有被打疼,根本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,就会毫不在意。而有的孩子被打了以后,感觉到疼,但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觉得有点委屈,就会哭起来。
这时孩子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感受上,他只感受到自己身体的那个部位非常不舒服,只能用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难受与委屈,并没有闲暇来思考发生了什么。
但就在这时,他看到妈妈怒气冲冲地冲过来,用非常生气地态度开始大声地对他嘶吼,孩子原始的情绪就会被激发,他会非常害怕,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惹妈妈生气了。
人在原始的情绪中,一旦感到害怕,身体反应有两种,一种是逃跑,一种就是僵住。对于孩子来说,他们在父母面前更容易不知所措,但他又没有力量逃跑,这时他们最底层的情绪就会被激发——僵住!他开始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自己身上,觉得是自己不好,惹妈妈生气了。
下一次再遇到类似的状况时,孩子内心的这些深层次的害怕、愧疚都会被激发,如果妈妈又一次非常生气,孩子又会再经历一次害怕、自责与羞愧,他会越来越不自信,表现反而越来越“懦弱无能”。
所以在孩子被打被抢玩具时,父母生气地叫孩子打回去,并不是最好的做法,反而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深层情绪,让孩子更紧张不安,留下心理阴影。
比较好的做法是听孩子自己说发生了什么。可以走过去问孩子:“刚刚发生了什么呀?”如果孩子自己表达能力足够,就让他自己说。
如果孩子表达还不够流利,妈妈就可以不带情绪地用自己的语言把刚刚发生的事情说出来:“刚刚妈妈看到你正在玩小汽车的时候,过来了一个小朋友,他都不跟你说一声,直接来抢你的玩具,你刚开始有点吃惊是吗?”
“你觉得要保护好玩具,就紧紧抓住了玩具。那个小男孩也开始用力跟你抢,因为他抢不过你,他直接打了你一下,你一下子没反应过来,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对你?”这时候等一等,看看孩子的反应再接着说。
“等你反应过来,玩具已经被小男孩抢跑了,你有点难过,觉得既没保护好自己,也没保护好玩具对不对?”这样的过程能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情绪,回想清楚前面发生的事情。
有时候孩子被打的时候就会感到害怕,妈妈也可以清晰地说出来:“他打你的时候,你的脸感到火辣辣的,你觉得有点害怕,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对你?”
当情绪被看到的时候,孩子才会有反应,他可能会大哭起来,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再安抚他:“妈妈看到你的难过,看到你的委屈和自责了。”
妈妈一直陪伴着孩子,接纳他的情绪,当孩子被好好地安抚过,这些情绪才会离开。
等孩子情绪平稳下来后,妈妈可以再与孩子讨论如何应对。
你可以在游戏、讲故事、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再把前面发生的事讲述一遍,让孩子利用故事或游戏中的角色去体验,同时借助这些角色与孩子讨论:如果那个小男孩再过来抢你的玩具,你可以怎么做呢?如果你不想给他你要怎么保护你自己和心爱的玩具呢?如果你们都想玩,有什么方法能让你们都玩到呢?
要记得,用开放性的答案把选择权交给孩子!
在讨论的过程中,你可以让孩子知道,有的孩子会害怕而不知所措,有的孩子会生气,在愤怒之下选择打回去,还有的孩子会选择逃跑。
你可以告诉他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不受伤,在这个大前提下,他采取任何方式都可以。
情绪被看到,孩子知道即使表现不够好,自己也一样是值得被尊重的,是不应该被侵犯的,在这样的情况下,孩子才会对侵犯他自尊的行为产生“我被冒犯了”的愤怒感。
愤怒才会带来攻击的力量,让孩子能够不卑不亢地面对来自外界的攻击。下一次当他遇到过分的行为时,不用家长教,孩子就能有力量保护自己不被侵犯。
如果孩子已经感到害怕,感到自己“懦弱无能”了,家长也可以一样通过详细讲述或演示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处理情绪,让他内心的恐惧、担心、害怕、自责被看到,所有的情绪被看到后,就会自行离开。孩子才会慢慢感受到“我是值得被尊重的,我是有力量的,我要保护我自己。”
有时候家长看到孩子被打时,情绪会失控,这时家长需要看到是自己内心的愤怒没有被整合。家长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处理自己的情绪。自己的情绪整合得越完整,面对孩子时才能平心静气,真正帮孩子找到“保护自己”的力量。
当孩子上幼儿园、上学后,他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,学习如何与同龄小伙伴相处的规则。大多数孩子虽然有争执,有矛盾,但也会不断进行磨合,找到友善相处的方法。
但是,也一定会有一些顽皮的孩子,会不遵守规则,屡教不改地肆意欺负其他的小朋友。
如果孩子是被欺负的一方,家长首先要帮孩子松绑,因为被欺负的孩子通常是受到规则约束觉得自己应该遵守纪律,不能动手的。所以虽然被欺负、被侵犯了他们很生气,但因为害怕违规,害怕被老师批评,于是强迫自己压抑下所有的不爽情绪,忍受委屈。
一方遵守规则,而另一方完全不遵守规则,在不公平的情况下,遵守规则的一方一定吃亏。而不遵守规则的那一方看到对方眼里的害怕和退缩之后,才会更加肆无忌惮。
所以对于这种情况,家长要先帮孩子松绑,让孩子知道遇到不遵守规则的人,是可以有选择的。
家长也可以用前面的方法帮孩子整合自己的感受,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被欺负时内心的真实感受与需求,让孩子明白任何情况下,自己都需要被尊重,都需要空间去有选择地保护自己,这时,孩子就能够不卑不亢地面对那些不守规矩的欺凌者,如果对方继续过分,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,是不应该被欺负的。这时,孩子会变得灵活、机智,他会自己找到方法和力量来保护自己,捍卫自己的尊严。
所以当孩子面对欺凌,却没有力量还击时,家长不要急着让孩子“打回去”,而是先帮助孩子处理情绪,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。